2017年美國工會領袖來訪
交流日期:2017年9月13日
地 點:中華民國全國總工會會議室
交流內容:
本次與美國勞工聯合會暨產業工會聯合會(AFL-CIO)相互交流,團員包括了美國勞工聯盟副理事長Mr. Jeffrey David Cox、美國通訊工人工會副理事長Ms. Lisa M. Bolton、美國公共事業工人工會副理事長Mr. John Duffy、國際專業技術工程師工會西區副理事長Mr. Larry Dean Coate、國際駕駛員工會專案經理Ms. Chee Chang、底特律教師工會理事長Mrs. Ivy Y. Bailey、美國教師工會賓州理事長Mr. Ted Kirsch以及聯邦勞工與就業關係專業人員協會理事長Mr. Scott E. Schwartz。
交流過程中,雙方都意識到工會之間應互相協助及成長,AFL-CIO副理事長Mr. Jeffrey David Cox更是主動表達希望本會未來也能至美國參訪,針對此次交流的議題做更深入的討論、工會運作的經驗及制度分享;而本次的交流議題著實點出當前各國工會的困境及未來展望,謹略述如下各面向:
一、工會不當勞動行為的運作及實務問題。
二、我國工會如何招募青年勞工參與工會。
三、我國工會會費、章程訂制及任期等實務運作相關問題。
四、美國如何合併或提升工會聯合組織的團結力量。
每一個問題面向,在此次交流會談當中均有切中我國工會當前問題,與會過程建議均有正面效應,例如:
一 、 我國不當勞動行為目前尚未列入工會間的爭議解決機制(只有雇主方)。
二 、 透過各項活動的辦理,活化青年參與的機會,如:每年都會派青年代表參加ITUC-AP為期10天的青年領袖培訓課程。今年本會也將邀請ITUC-AP的講師來台灣授課,舉行第2屆的青年培訓課程來培訓會員工會以及學校的青年,課程內容包括ILO核心公約、永續發展目標、兩性平等、勞資談判;全總也定期辦理青年相關活動,發送青年團期刊至會員工會及大專院校,希望能夠藉此讓更多年輕人參與工會事務並提升他們的勞權意識。
三 、 美國工會認為理事長及會費等相關制度,應不須由政府法律介入,尤其在任期制的限制顯然沒有必要,而應回歸工會自主,由工會透過代表或會員1人1票選舉或修改章程即可。相較於台灣則是透過法律,規定理事長的任期或其他運作實務有所限制感對不解。
四 、 美國工會在1950年也的確出現過複數工會的高成長導致分化的問題,但經過勞動意識的提升,大眾也會發現團結才有力量,所以工會開始走向合併甚至代表權也不受行業別的限制等。反觀我國工會法修正後,聯合組織的增長反而分散勞工團結的力量。
交流結束前,理事長特別表示,希望兩邊的工會可以多多相互交流,全總也將在明年舉行70週年的活動,同時邀請ITUC-AP來台召開 16次的區域總理事會議,希望到時候能夠邀請AFL-CIO共同參與我們的盛會。